地处祖国南疆的广西钦州市,出产一种神奇的坭兴陶——茶叶放在陶罐中数年都不会霉变;用这种陶器制作的茶具泡茶,隔夜色味不变;久用的茶壶,即使不放茶叶,冲入开水仍有芳香茶味。当地人说,如果用坭兴陶花瓶插花,花艳叶茂经久不谢,尤其是桃李,还能开花结果,简直像神话里的观音净瓶。这引起了北京茶业企业商会的兴趣,他们正在推广坭兴陶茶叶罐和茶具。

揽众山坭兴陶茶叶罐
名列中国四大名陶却长期“养在深闺人不识”,钦州坭兴陶是该走出钦州、走出广西,面向全国、面向世界了。
茶叶放在坭兴陶罐中数年都不会霉变;用这种陶器制作的茶具泡茶,隔夜色味不变;久用的茶壶,即使不放茶叶,冲入开水仍有芳香茶味。
绝无仅有的古陶:不上釉、不添彩,坯体就能窑变千彩。如果套用娱乐节目,坭兴陶可能是陶瓷行业里最有资格玩“猜猜我是谁”游戏的。
站在钦州古安陶艺的车间里,看着工人手里正在制作的坭兴陶茶壶、茶杯,不懂行的人多半分不清它们跟紫砂有什么区别:黄中带红的颜色差不多,或圆或扁的器形差不多。

揽众山坭兴陶茶壶
广西传统制陶工艺——钦州坭兴陶艺
陶艺是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结合的艺术形式。广西钦州坭兴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文化积淀历程。 介绍 坭兴陶主要分布于广西钦州市钦江两岸,历史上主要集中于钦州南鱼寮横街,设店经营,形成一条坭兴陶艺巷,即“烟斗巷”。现全市有生产坭兴陶
但是,只要经过窑炉的高温烧制,坭兴陶就会发生窑变,从而呈现红、橙、黄、黑、墨绿、金黄等不同颜色,生成古铜、天斑、铁青、紫霞、虎纹等自然纹路,五彩斑斓,触之温润如玉石质感,敲击有金属铿锵之声。在钦州坭兴陶博物馆有一尊“青铜”鼎,从器型到颜色、触感,看起来完完全全是一件青铜器,只有看说明,才敢相信这是一尊陶器。
窑变不稀奇,但在中国的陶瓷行业中,坭兴陶的窑变绝无仅有——因为它不像瓷器,需要添加釉料、颜料和化学品,而是仅凭陶土本身在高温煅烧下,就可以产生窑变的效果。

揽众山坭兴陶茶壶
这种自带的窑变主要来自陶土。坭兴陶以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的紫红和白色陶土为原料,“白泥软为肉,红泥硬为骨”,大致按软六硬四混合,骨肉得以相互支撑。而具体比例,每一家都有各自的配方。
陶器烧制通常是800到1000度,瓷器是1200度以上,而坭兴陶的烧制温度介于两者之间,大约在1150度,所以它兼具了陶的透气、瓷的细腻和金属的质感。给瓷器上釉彩时,瓷工还能预判瓷器的大概变化,但坭兴陶在高温下会产生何种窑变,谁也说不清,所以每一炉都是忐忑和惊喜。

揽众山坭兴陶茶具套装
跟紫砂的区别也由此而定。“紫砂分子结构疏松,气孔比较多,磨太多比较容易漏水,所以紫砂通常是以器形来取胜,不会有太多的雕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人帡告诉记者,“而坭兴陶土的分子结构细密,透气不漏水,所以可以反复打磨抛光,精雕细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