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军谈坭兴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

2万余件大师作品、文旅产品在邕集中展出,市民可免费观赏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壮锦服饰、贝雕大花篮、巨型木雕……9月4日,2万余件大师作品、文旅产品汇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的广西工艺美术作品旅游工艺品暨大师精品展览(简称工艺美术展)上,令人大开眼界。 巨型木雕《郑和下西洋》 钦州古龙窑烧制的坭兴陶作品《绿之韵》 图片均由南国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钦州6月13日讯(记者 魏金金)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烧制技艺在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8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在近日举办的“坭兴百业 钦近五洲”第一届钦州坭兴陶文化艺术节暨南向通道陶瓷博览会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坭兴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独家采访了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张士军。

张士军认为,坭兴陶文化价值丰富,首先它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始于隋唐,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其次制作工艺讲究,东泥软为肉,西泥硬为骨,骨肉得以相互支撑并经过坭兴陶烧制技艺烧制后形成。相较于国内其他陶器尤其独特;再者陶文化跟日常生活、自然环境、人文等结合得非常好,取之于自然,而用于生活,且跟如今的环保消费理等非常契合。同时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注意较好地将天人合一、仁义礼智信等传统优秀价值观,包括国画、书法等艺术精粹与现代文化理念进行有效结合,通过创新创作不断提升陶器在器型与装饰方面的艺术品位。“如今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多元发展,越来越多的‘行外人’可以参与到陶文化的体验中来,这也成为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内容之一”。

但张士军也谈到,要想真正了解坭兴陶文化,还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地挖掘和整理。对于坭兴陶文化的创新发展,则是“一定不能脱离传统,否则就破坏了它原有的文化属性”。要在保留其本身独特性的基础上,保护好其文化与历史价值。而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重对传承人的保护,“坭兴陶的核心在于制造技艺,而技艺主要是通过人来传承的”,因此要通过一定方式去保存好和纪录好这些大师的技艺。也只有在传承好核心工艺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培养年轻人,更好地进行现代创新设计,最终推动坭兴陶走出广西,走出中国。作为台湾唯一能同时诠释茶道、花道、香道三道的陶艺名家,初陈勇坚持用陶艺空间传达其设计理念,用柴烧让作品对话大自然。多年来,初陈勇一直致力于两岸的陶文化交流。在不久前刚刚举办的“第一届钦州坭兴陶文化艺术节暨南向通道陶瓷博览会”上,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坭兴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专访初陈勇。

初陈勇认为,相较台湾的陶泥,坭兴陶的泥摸起来质感更细腻,也因此坭兴陶的泥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办法做到高温烧制,“可能就在1100°左右,超过之后就可能出现坍塌、变形的现象”。走遍四大名陶,初陈勇发觉其实四大名陶的泥料性差异并不是很大,鉴于泥有粗有细,今后坭兴陶可能要在泥料部分做进一步的分析,并划分类别。“这个过程有很多丰富性,建议从材料学入手,去探索坭兴陶更多的可能性,而不仅仅只是用传统工艺去做杯壶等,同样也可能转移到其他的产业方面”。

坭兴陶和建水陶选哪个?

初陈勇接着谈到,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首先是要保留好传统工艺,在此基础上传承匠心,其次是要不断丰富艺术表现形态,提升创作的艺术内涵与品位,从制作水平与工艺设计等方面全面提升坭兴陶的品质。“‘艺术生活陶,生活艺术陶’这样才可以广泛,才可以精深,才可以提升”。

“有名声没名气”大概是初陈勇初到钦州感受到关于坭兴陶目前发展遇到的最大问题。初陈勇表示,当前首先要想办法多与国际平台接轨,但“前提是东西要精,要好”,其次,要做好兼具文化性与特色性的产业包装,而这背后也需要有来自政府、企业、协会等多方支持力量。建议在南宁或是桂林等其他旅游资源丰富的城市设立常设性的坭兴陶展销基地,“这只是其中一环,但是必须做的一环”,除此之外还要做好产业配套,逐渐打造出一个成熟的展销与推广平台。

本文源自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本文源自头条号:金融界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

12月2日,广西钦州市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千年古陶城)正式开园。该项目占地面积1400亩,总投资15.6亿元,是集坭兴陶研发、生产、销售、休闲、展览于一体的园林式坭兴陶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市民和游客可以到坭兴陶产业园赏陶、体验制陶的乐趣。在广西钦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