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生六百载 焰接五千年:钦州坭兴陶、古龙窑和背后的文化传承

“坭”好钦州

微信号:qinglan337
添加微信好友, 获取更多信息
复制微信号

SEMMER 夏日絮语 每一座城市都有故事 每一条老街都有未来 换一个地方走一走 换一种心态过人生 走进钦州 带你去喝一杯茶 品一种生活 一个城市的特产可能在这座城市随处可见 那我们钦州的坭兴陶店 真是在城市各个角落都有呢 不信跟着小编的步伐带你去发现 1 想

钦州的坭兴陶,是与宜兴紫砂齐名“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她以独特的材质、精湛的工艺和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展现出钦州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也以自身独特的美学价值,展现着钦州这座得名1400多年的岭南古城独特的魅力。

(坭兴陶制作过程)

(坭兴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识)

之前史家通常认为,钦州坭兴陶始于隋唐,渊源久远。从1920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钦州城东平心村、久隆镇安州古城遗址等处,陆续出土了隋唐墓碑(刺史宁道务墓碑)、陶壶、瓦当等陶制品;建国初期,在西沙沉船打捞中,发现了不少由钦县制造的宋代以前的陶器,而至今在钦南区东场镇谭池岭还有多处唐代古窑遗存。这些散落在历史天空的遗迹,仿佛星光一般,照亮了钦州陶的发展史,也向人们证明着钦州境内曾经有过灿若星辰的古老陶艺。

但当我们走访钦州古龙窑的时候,却因为一副对联和一位爷爷级的文博老专家的一番介绍,发现了另外一个让人震撼,也发人深思的故事。

(火生六百载 焰接五千年)

这位文博专家就是原钦州市博物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家李世川老师,他的介绍既然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又充满着激情和热爱,一下子把我们圈成了他老人家的粉。

原来,虽然钦州的陶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经过宋元时期的兵火,到了明朝初年,竟然面临青黄不接的局面,而正在此时,刚刚底定天下的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抵御倭寇等来自海上的外来势力,有了一个东北起自辽东,西南直到钦州的海防大战略,其中对钦州来说,具体的工程要求就是要建设一座砖结构的新城。

之前的钦州,无论是今天钦南区久隆镇上东坝东北面的安州州城,还是南宾砦(今天灵山县旧州)的钦州州城,又抑或是安远县治之南(今天的钦州城区)的宋代州城,都是由夯土建造,治隆唐宋的明太祖希望有一座军事防御力量更强的坚城,或许是受到其谋士朱昇在群雄逐鹿时期提出的“高筑墙”的策略的影响,又或者有一代(已经称“王”称帝)的开国君主的宏图远略,已经不可详考,但天子诏命已下,对地方来说,除了遵旨执行,并无商量转圜的余地。

剩下的问题就是谁来干?怎么干?

李世川老师从明嘉靖年间纂修的《钦州志》的文献记载中,查找到钦州修筑砖砌城墙的时间是在明洪武四年(1371)。接着,联想起钦州古龙窑附近的缸瓦窑村(位于子材东大街与东方豪庭地产之间,东临扬帆大道)现在还在传唱的祖传祭窑唱词中那句“升平世界洪武时”,慢慢加以对照,一点一滴地还原那段历史,从而推断出缸瓦窑村建村至少已有640年历史。

洪武四年(1371)那一年,五位来自于横州(今广西横县)的异姓兄弟到钦州缸瓦窑村定居,并开始造窑烧制城墙砖,待到筑城工程完成后,墙砖不再需求,这些烧砖匠便专操旧业,以烧制“缸瓦”——即日用陶器作为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营生。

要烧制缸瓦陶器,就得有龙窑。于是,他们在砖窑旁筑起了村里的第一座龙窑。

钦州坭兴陶泥料有好坏之分吗?安全不安全啊?

钦州坭兴陶,广西钦州文化产品,中国四大名陶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以钦州钦江东西两岸特有紫红陶土为原料,将东泥封闭存放,西泥取回后经过四至六个月以上的日照、雨淋使其碎散、溶解、氧化,达到风化状态,再经过碎土,按4:6的比例混合,制成陶器坯

钦州城墙本为御敌之用,皇命自然急如星火,所以城墙砖的烧制工作肯定是比较快地完成的,怎么算,钦州老龙窑的历史也在600年以上了。

这就是“火生六百载”这句话的由来和含义。

缸瓦窑村人六百多年间共修造过九座古龙窑,两座最古老的龙窑仍有遗址可寻,其余各姓私窑已淹没于地下。1958年,沿用几百年的旧龙窑被拆除后易址重建,继续烧制坭兴陶。这座大龙窑全长80米,窑址占地面积978.9平方米,完整地沿袭了传统龙窑的所有特点,传承了六百多年的技艺和窑火,记录了钦州坭兴陶擅“中国四大名陶”之美誉的辉煌。

钦江古龙窑不仅是国内最长的古龙窑,也是传承千年坭兴陶的龙图腾,极具文物保护和利用价值)

至于“焰接五千年”,则自然更说来话长。

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neolithique),那个时期在我国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繁衍生息的先民们不但已经学会烧制陶器,还能有今时今日回顾仍然让人惊艳的艺术表现力。

(仰韶文化彩陶)

(良渚文化陶器)

从这个意义上,虽然我们谦抑地将钦州古龙窑在文化上的传承推演到与主流学术立场的中华文明源起一致的五千年,但如果仔细爬梳,或许会更久远一些。

去年,广西以钦州市为主场城市举办的广西(钦州)2016年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的时候,坭兴陶传承人曾经在缸瓦窑村举行祭拜祖师和传承火种仪式。据了解,在传统坭兴陶烧制技艺中,“火祭仪式”是极其重要的环节,一般在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主要进行拜祭陶祖、草龙接火、歌舞颂庆、点火烧窑,以保佑烧窑平安,保佑陶器成色光鲜,陶品丰盈。

(火祭仪式宣读祭文)

这里的二月初二是一个关键词,在传统民俗中,二月二是所谓的“龙抬头”,但“龙抬头”真正的本意根据庞朴先生曾经做过的探讨,实际是和按照大火星(天蝎座α星,我国叫做大火或心宿二)在不同时间出现在天空中不同地方的规律为授时标准的我国上古历法“火历”或曰“大火历”有关。

在这个意义上,“焰接五千年”所包含的文化意蕴,似乎更加意味深长。

我们今天回顾这些,固然是对先民的礼敬和赞颂,但又不纯然是发思古之幽情,瞻望新钦州,钦州过往的这些精粹的历史和文化内核,依然既弥足珍贵,又予人启迪。

今时今日的新钦州,依然需要像历史上曾经的百越文明和中原文明的碰撞激荡那样,像历史上曾经的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受落籍的“技术人才”那样,在创新、开放、共享的道路上迈步向前。

本文源自头条号:谈古论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球连线|走进“坭兴陶之都”看千年古陶新活力

广西钦州坭兴陶 古称“越陶”,学名紫泥陶 有超过1300年的历史 1953年,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陶、重庆荣昌陶 被命名为“中国四大名陶” 2013年,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钦州“中国坭兴陶之都”称号 龙窑是烧制陶瓷的窑炉 钦州现保存较完好的古